
摩西五經(一)
科目編號:OT101-摩西五經(一)
講 師:陳麗霞院長
授課語言:粵語
上課時間:每週自行到網上收看課堂錄像。
(*文憑(兼讀聖經研究學士)和證書學員盡可能在每週初收看,以便在網上討論室參與討論。)
上課形式:透過學習平台收看課堂録影
科目學分:3個學分
開課日期:全年分為四季;共十堂
課程簡介:
全學期經文範圍:創世紀
摩西五經(二)
科目編號:OT102-摩西五經(二)
講 師:陳麗霞院長
授課語言:粵語
上課時間:每週自行到網上收看課堂錄像。
(*文憑(兼讀聖經研究學士)和證書學員盡可能在每週初收看,以便在網上討論室參與討論。)
上課形式:透過學習平台收看課堂録影
科目學分:3個學分
開課日期:全年分為四季;共十堂
課程簡介:
《出埃及記》這中文書名譯自《七十士譯本》內這卷書的希臘文書名ἔξοδος Αἰγύπτου (Exodos Aigyptou;簡稱Exodos),意思是「埃及的離開」(departure of Egypt),但在《希伯來聖經》裏,它的書名是שְׁמוֹת֙ Shemot,意思是「名字」【複數】,是以第一章第一節的第二個字所命名的:「出 1:1 以色列的眾兒子各帶著家眷,和雅各一同來到埃及,他們的名字(שְׁמוֹת֙ )如下。」這卷書開首記載了雅各眾兒子的名字,而下埃及的雅各子孫共有七十人。
《利未記》在《希伯來聖經》的書名是 וַיִּקְרָ֖א Vayiqra,這詞源自1:1原文起首的第一個詞,意思是「祂呼叫」(指耶和華呼叫摩西)。這個動詞以Vayiqtol 完成式出現,往往是用於連貫性的敘事(本身Va就常用作表達「和、與」的意思),表示這是上卷書《出埃及記》的延續。到了後來的拉比時期,《利未記》被稱為「torat kohanim」(意思是「祭司們的教導」)[1]。另外,由於祭司屬利未支派,所以這書在希臘文也被稱為「Levitikon」,意指關乎利未人的事,而中英文翻譯亦因此有了《利未記》(Leviticus)這個書名。但是,這書的內容其實更多關乎祭司和以色列人的條例,而並非以利未人或雅各的兒子利未為重點的。
摩西五經(三)
科目編號:NT103-摩西五經(三)
講 師:陳麗霞院長
授課語言:粵語
上課時間:每週自行到網上收看課堂錄像。
(*文憑(兼讀聖經研究學士)和證書學員盡可能在每週初收看,以便在網上討論室參與討論。)
上課形式:透過學習平台收看課堂録影
科目學分:3個學分
開課日期:全年分為四季;共十堂
課程簡介:
《民數記》在《希伯來聖經》中的書名是 ר֥ ַבְּד ִמְבּ Bemidbar,意思是「在曠野」,這是以民1:1的原文第五個字命名的,帶出了這卷書的主題是關於以色列人在曠野旅程期間所發生的事情。《民數記》(Numbers)的中英文書名是譯自《七十士譯本》的希臘文書名Ἀριθμοιί Arithmoi,意思是「數字」,此書在耶柔米(Jerome)所譯的拉丁文《武加大譯本》(Vulgate)中稱為Numeri,而猶太文獻《塔木德》就把這書稱為 םי ִדוּקְפַּה happequddim ,意指這是《摩西五經》中一卷記錄人口數點的書。民1章與26章分別記載了以色列人的兩次數點,而這個翻譯突出了「數點」的主題,或許有人認為「數點」在整卷書當中只佔了很少篇幅,因此以「數點」作為書名並未能全面表達這卷書的主題,然而透過兩次數點,也帶出了出埃及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以色列人之間的轉變與成長。
《申命記》在《希伯來聖經》的書名是 םי ֗ ִ רָבְדּ Davarim ,這詞取自1:1在原文起首的第二個詞,意思是「話語」【複數】。希臘文的《七十士譯本》稱這書為 deuteronomion﹝由deuteros (第二)和nomos (律法)兩個字組成﹞,意思是「律法二讀」,中譯本以此取名為《申命記》。在《申命記》裏,摩西多次勸告以色列民要盡心、盡性、盡力愛耶和華,並要謹守遵行祂所吩咐的一切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