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史書精義(一)
聖經中的王國前歷史(約書亞記、士師記、路得記)

科目編號:OT102-史書精義(一)
講 師:關德賢牧師
授課語言:粵語
上課時間:每週自行到網上收看課堂錄像
上課形式:透過學習平台收看課堂錄影
科目學分:2個學分
開課日期:全年分為四季;共十堂
學 費: 建議奉獻每堂 $ 100
課程簡介:
《約書亞記、士師記、路得記》,標誌著聖經歷史的一個「基礎時期」(Foundational Era in Biblical History),其特徵是以色列人從遊牧生活過渡到在神應許之地定居的生活。
本課程將探討這些文本中所蘊含的歷史敘事、文化背景和神學主題,以便了解以色列的「君主政體」建立之前是如何形成。
此課程包括文本分析:仔細閱讀和分析約書亞記、士師記和路得記的關鍵段落,探索聖經作者所採用的敘事結構(Narrative Structures)、文學技巧(Literary Technique)和其背後的神學中心思想(Theological Motifs)。 例如神聖的指導和神如何介入人類的歷史、神與人立聖約(Holy Covenant) 之重要性、從聖經歷史看神救贖計劃的始末及其過程、人對神的服從、忠誠信靠(謹守遵行神的律例典章)以及領導者在塑造神子民的命運,起了息息相關的微妙關係。反思王國前的三本歷史書的敘事,與我們生活在當今世界有什麼屬靈的意義和啟迪。
課程內容:
第一課:
歷史書概論 、 約書亞記(1) 緒論、準備入應許地(上)(1-5:12)
第二課:
約書亞記(2) 準備入應許地(下) (1-5)
第三課:
約書亞記(3) 進入(征服)應許地(上)(6-8章)
第四課:
約書亞記(4) 進入(征服)應許地(下)(9-12章)
第五課:
約書亞記(5) 劃分應許地和總結(13-24 章)、士師記(1) 緒論
第六課:
士師記(2)「背叛神的循環」的背景與前因(1-3:6) 和前三位的士師(3:7-5)
第七課:
士師記(3)「循環 cycles」(作神眼中看為惡的事)由基甸到參孫(6-16)
第八課:
士師記(4)「墮落Depravity」(作人眼中看為對的事)社會和宗教的腐敗 (17-21章)
第九課:
路得記(1) 緒論、路得記(2) 拿俄米移民摩押和路得跟隨回流歸家(1 章)
第十課:
路得記(3 )投靠神、神眷顧、得歸宿、成大衛先祖(2-4 章)
史書精義(二)
聖經中的王國前歷史(撒母耳記 上下、列王記 上下、歷代志上下)

科目編號:OT107-史書精義(二)
講 師:關德賢牧師
授課語言:粵語
上課時間:待定
上課形式:Zoom實時上課(香港時間-晚上8:30)或透過學習平台收看課堂錄影
科目學分:2個學分
開課日期:2025年04月14日起,逢星期二;共十堂
學 費: 建議奉獻每堂 $ 100
課程簡介:
本課程探討《聖經》歷史書《撒母耳記上下、列王記上下、歷代志上下》,深入了解古代以色列豐富的歷史,提供了以色列從部落聯盟轉變為中央集權君主制的神學和歷史敘述。對這些關鍵文本(Text)進行全面探索,重點介紹撒母耳、掃羅、大衛、所羅門等重要人物,以色列君主制度的興衰、神的主權、人的王權、聖約忠誠、先知事工、偶像崇拜以及服從和不服從的後果等主題。亦會兼顧關注《撒母耳記》和《列王記》中的記載與《歷代誌》中好些事件的「重述」,它們之間的對比,提供了不同的神學焦點。
透過史書的敘述(Narrative),了解以色列從士師(神治)到王權(人治)轉變的歷史和其中涵括的神學意義,穿透以色列王國歷史的興衰,從而學到的屬靈教訓,如何應用於當今的信仰(Faith)和領導力(Leadership)。
課程內容:
第一課:
聖經中的王國歷史總論、撒母耳記上緒論、撒母耳記1(上1-7章)
第二課:
撒母耳記2 掃羅的受膏和他的興衰(上8-15章)、大衛的膏立和流亡、掃羅的垮台與死亡( 上28-31章)。
第三課:
撒母耳記3 撒母耳記下 緒論、大衛掌權和約櫃回歸(下 1-7章)、大衛王國的擴張(下8-10章)。
第四課:
撒母耳記4 大衛犯罪與悔改及其犯罪的後果(押沙龍的叛亂)(下11-18章)、 大衛的後期統治:政治與家庭挑戰(下19-24 章)。
第五課:
列王記 1 緒論、大衛臨終遺命和 所羅門的統治(上1-4章)、聖殿的建造( 上5-8 章)、神再與所羅門立約及所羅門的威榮及其拜偶像惹夜神的怒氣(上9-11章)。
第六課:
列王記2 王國的分裂(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)(上12-16章)、先知(以利亞和以利沙等)在以色列歷史中的角色(他們的神蹟和維護聖約)(王上17-王下9章)。
第七課:
列王記 3 北方王國的衰落(下10-17章)、希西家的中興(下18-20章)、瑪拿西的邪惡統治、約西亞的最後復興和猶大的滅亡(下21-25章)。
第八課:
歷代志上 緒論、從亞當到掃羅的家譜和以色列歷史(1-9章)、理想化的大衛王權(代上 10-29)。
第九課:
歷代志下 所羅門的統治和聖殿的建造(1-9章)、單記猶大諸王對神的忠誠或離棄(10-36章)。
第十課:
史書2的總結和其 神學反思與當代的應用
史書精義(三)
聖經中的王國前歷史(約書亞記、士師記、路得記)

科目編號:OTxxx-史書精義(三)
講 師:待定
授課語言:粵語
上課時間:待定
上課形式:Zoom實時上課或透過學習平台收看課堂錄影
科目學分:2個學分
開課日期:2025年10月13日起 ;共十堂
學 費: 建議奉獻每堂 $ 100
課程簡介:
探討分析三卷聖經歷史書《以斯拉記》、《尼希米記》和《以斯帖記》,重點關注以色列人被虜到巴比倫後的時期,當時猶太人返回家園並尋求重建他們的國家。《以斯拉記》和《尼希米記》詳細描述了聖殿、耶路撒冷城牆的重建以及猶太社區(Jews Community)的(Spiritual )靈性(宗教)改革,強調以色列人要遵守神的聖約(Holy Covenant)和他們靈命的更新。 《以斯帖記》以波斯帝國為背景,即使是在流亡中,仍看見神給猶太人「隱藏」的眷顧和拯救。
本課程將對這三卷歷史書進行了平衡的研究,整合了以色列的歷史,了解神是積極參與人類歷史,實際應用這三卷歷史書於政治、神學背景和觀點,以及復原(Restoration)、領導力(Leadership)、信仰群體的認同與重建(The Recognition & Re-Build of Faith Community)、神的旨意(God’s Providence)等主題,以及這些敘事與當今信仰的持續相關性。